地平线十年:从创业团队到装车每三台智能车用一套方案

2015年特斯拉更新系统能在线升级,那时候自动驾驶还像科幻片,但有人已经在行动了。余凯离开百度创立地平线那年,刚好赶上汽车开始学手机能远程升级系统。十年后的今天,中国一半新车都有辅助驾驶功能,而地平线成了智能车背后的“大脑”,每三台智能车里就有一台用他们家方案。

芯片巨头英特尔最近宣布退出汽车业务,只保留Mobileye股份。反过来再看地平线,他们从2021年和理想合作量产首款车载芯片开始,现在已经有超过310款车型定点生产,卖出去800多万套。去年英特尔还在慕尼黑车展喊口号,今年直接退场,地平线却靠着帮车企省开发时间和成本,把市场占到了三分之一。

地平线最开始不光卖芯片,还给车企提供软件工具。当时很多车厂还在用封闭系统,地平线直接整出芯片加算法的全套方案,让车企能自己定义功能。理想ONE当年用了他们第一代芯片,八个月时间就量产上市。现在理想全系车型基本都装了地平线芯片,从十万级的小车到四十万的旗舰款都有合作。

2025年法规对自动驾驶管得更严了,同时十万以下车型也开始普及辅助驾驶。地平线这时候推出分层设计的HSD系统,低价位车用低配版,高价车用高算力芯片。他们搞了个模块化硬件插槽,车企不用重新设计就能升级功能,还能通过在线更新加新功能。

地平线的老总余凯说,智能驾驶现在是“20%自研,80%合作”的局面。大部分车厂还是倾向于找第三方做技术支持,地平线现在和四十多家车企签了合同,包括前十名的所有大厂。他们工具链支持不同供应商一起开发,这样车企开发新车能省大半年时间。

英特尔退出的原因之一是没跟上中国市场的竞争速度。地平线从创业起就专注车规级芯片研发,早期靠快节奏量产站住脚。现在他们芯片能支持端到端学习,帮车企收集真实路况数据训练模型。比如新出的征程6P芯片,既能处理高精度地图数据,又能兼容不同传感器。

最近几年地平线把重点放在了降成本上。通过预研标准化模块,车企不用每次从头设计硬件。他们开源的操作系统让不同品牌零件能互相适配,避免重复开发。现在用他们方案的车,更新系统和手机差不多,三个月就能推新版本。

地平线现在手握超过300个车型订单,其中200款已经上市销售。长安、比亚迪这些大厂都在用他们家芯片,合作车型既有月销几万台的爆款,也有高端新能源车。公开数据显示,国产车规级芯片市场,地平线份额从零涨到了33%,是唯一能和国际大厂抗衡的中国企业。

未来自动驾驶法规会更严格,但地平线选择专注技术落地。他们新推出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,能在复杂路口自动识别障碍物,反应速度比老系统快0.3秒。这套系统不需要车企重新写代码,直接用现有传感器就行。

现在他们芯片装了八百万套,合作车企超过四十家,地平线说这就是他们的十年答卷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暂无相关文章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

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